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特色农产品质量智能管理平台

Changya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elligent management platform

0717-5308826

人民日报报道:湖北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构建防治长效机制

发表时间:2021年5月20日    作者:通讯员   阅读量:18533 Views

5月17日,湖北召开全省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推进视频会,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围绕4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6类重点任务,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积极谋划农业农村污染防治“后半篇文章”,把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与培育绿色产业、新业态和生态品牌相融合,逐步健全农业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与长效机制。

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对标对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、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和“回头看”反馈问题、外省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等4类重点问题,聚焦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涉农职责、长江大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整治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长江流域生物资源保护行动和耕地生态修复与安全利用等6类重点任务,摸清工作底数,主动认领任务,抓好工作落实。

在武汉市新洲区,为降低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,这个区通过“政府引导、部门协作、市场运作、属地管理”,在2019至2020两年间,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166.91吨,回收率达90%以上,处理率达100%,位居全省第一。据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谢光林介绍,新洲区探索建立“区级财政资金支撑、街道网店有偿回收、区级中心转运储存、专业机构集中处理”机制,2019至2020两年间,全区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人员达18.32万人次,规范回收处理行为,做到了应收尽收、应处尽处。

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方面,潜江市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,发展秸秆“五化”利用产业,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.4%,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。为拓展秸秆有效利用途径,促进虾稻产业发展,潜江市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虾稻共作微生物腐熟技术模式,该技术模式充分利用秸秆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,降低了生产成本,提高了龙虾品质。同时,潜江市引进了火力发电厂,年处理秸秆能力达到10万吨。

十堰市郧阳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,积极搭建平台,把好“四端”,以全过程资源化方式提升耕地质量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、改善水体环境,建设环水有机农业示范区:在种植端,空置有机肥投入数量,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降低运输成本和原料成本;在监管端,建设智慧农业系统,利用政府背书和质量追溯信息背书获得消费者信任;在技术端,建立“科研院所+高等院校+区镇农业技术推广站+农技员”技术全链条,培育农业技术人才;在销售端,对接农业企业和当地大型商超,把优质绿色农产品直接输送的市民餐桌,走出一条“好土好业好产品、好山好水好生态”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七大重大战役之一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湖北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强力推进各项整改整治任务,拆除了127万亩水产围栏围网和网箱养殖,全省划定禁养区数量1524个,划定禁养区面积17442.06平方公里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,初步构建了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农业绿色发展格局。

为建立健全农业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与长效机制,继续打好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,做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“后半篇文章”,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要求,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通过建设农田生态循环水网、绿色农田,推广各类农业清洁生产技术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,构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与绿色发展协调统一的“治本之策”。要结合畜禽粪污、秸秆尾菜、农用薄膜、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农业固体废物特点与处置要求,培育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新业态,打造农业绿色环保产业链。要将污染防治与创建农业绿色产业园区结合起来,培育打造湖北生态农产品品牌,促进农业农村真正走上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态发展致富之路。

友情链接

Links